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超越自卑》说过: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孩子们身体弱小,必须信赖成人生活,而且一举一动都要受成人的控制之故。如果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下去,便会构成“自卑情结”。
相信很多人小的时候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是自己的东西被别的孩子抢去,父母不仅不会帮助自己讨回公道,甚至还会认为孩子大惊小怪,为了自己的面子大方的就把孩子的东西送了出去。
很多父母以为自己这样做是在教育孩子分享,但实际上却是在教育孩子遇到别人欺负的时候不要还手反抗。
时间久了孩子会习惯被其他人欺负,就算是遭到了不平等的待遇也不懂得反击,慢慢会变得非常没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是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自信快乐,但是自信看不见也摸不着,很多家长总以为只要多点让孩子展示的机会,多点鼓励,就能让孩子自信,但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那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对孩子予以肯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
一个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也许他打篮球很棒或者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爱好,鼓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孩子受到家长的鼓励,也许在某一方面会有惊人的成就。
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
被需要的感觉能够给人们很大的自信心,所以父母平时生活当中可以适当要求孩子,帮自己做一些什么小事。
比如说拿一些报纸等,这样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感觉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多和孩子平等交流
父母在跟孩子谈话的时候,总是带着一种教育的心态,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地位比较低。
所以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以朋友的心态,以平等的态度跟孩子讲道理,是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的。
用别人家孩子的外在表现比较自己家孩子,往往会扼杀自己孩子的自信。在孩子所有的特质中,自信心是最容易通过父母的行为去改变的,因此培养一个有自信的孩子并不难。只要父母能做好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导师,帮助孩子树立起自己的信心,孩子就一定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