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年来多次发布文件,这说明语文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升小考察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小升初考察孩子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考和高考则越来越注重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综上来看大语文时代更应该培养孩子的基本功让孩子夯实基础为孩子的“大语文”综合素养打基础,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大语文其实是包括了语言文字认知、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在内的“大语文”。时代背景的因素不用多说,这几年,全国各地的语文试卷就都着重强调回归传统文化和母语特色,强调对学生精神素养的考察。更重要的是,大语文更加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汲取精华,弘扬千百年来祖先留下的品德精神,培养每一个孩子的文史哲艺综合素养。
从近年各地高考出题趋势来看,“大语文”概念非常突出,课外拓展内容增多,重视传统文化积累,对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思维思辨能力要求提升;而中高考改革后强调的综合素质,与“大语文”的内蕴关系密切,上海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就明文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此外,语文表面上是语言,实质上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认知,其难度在于答案的不确定,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多元的社会,对于开放性、主观性问题的考察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无论环境怎样改变,未来语文的分量都不可能减弱。大语文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学习大语文,从育人来说,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生活情趣、睿智的思维、温润的性格……这些素养以及各种能力,更是需要长期积累和熏陶。想学好大语文,需要让孩子练好基本功。这些“文”类课程,就像中国武术中的扎马步和内功,是十八般武艺的基础。基本功不扎实,一旦闯荡江湖,花拳绣腿注定不堪一击。所以说学习大语文要循序渐进,自成一体。
学习大语文,应该从小开始学习。许多父母认为孩子自幼以汉语作为母语,语文不会有什么问题,一味将教育重点放在了数学和英语等方面。等到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出现明显落后,并直接表现在成绩上的时候,才试图通过大量训练补上这块短板。
但传统文化的的积累和语文知识的运用,需要通过长期时间逐渐掌握,假如之前没有养成相关思维方式,临时抱佛脚的效果不会让人满意。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只有通过体系化学习才能对其全面系统了解;让孩子潜移默化熟练达到听说读写的要求。另一方面,语文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孩子自身特点,长期进行个性化启发教育,才会真正培养一个孩子情怀和思想,让孩子养成属于自己的文化素养。
在孩子漫长的成长道路上,语文文化素养可以说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每一个孩子将来都会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无论哪种社会角色,文化素养永远都会成为自己的加分项,而且越重要的社会角色,越是需要文化积淀。积跬步,可以到达千里之外;扎马步,则可以奠定孩子一生的文化素养基础。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棒的成长历程,赶快加入立博乐大语文吧!